4 年一度的世足賽將在 2026 年火熱展開,每次開賽身邊好友總是一窩蜂討論世足賽結果、運彩,只有你還看不懂嗎?沒關係,本篇文將為你講解世足規則懶人包與賽制內容、何謂越位,讓你輕鬆加入話題!
2026 世足規則 – 賽制篇
FIFA 世界盃每四年舉辦一次,2026 年將擴大至 48 隊參賽,由各洲資格賽出線隊伍參賽。以下是賽制重點:
- 參賽隊伍:從 32 隊增至 48 隊。
分組方式:平均分為 12 個小組,每組 4 隊。
延伸閱讀:2026世界盃資格賽》各州賽制、完整賽程、免費直播總整理!
世足小組賽積分規則 – 48 強
小組賽是世足賽的起點,48 隊分成 12 組進行循環賽,積分規則如下:
比賽結果 | 積分 |
---|---|
勝 | 3 分 |
和 | 1 分 |
負 | 0 分 |
晉級資格:
- 每組前 2 名直接晉級(共 24 隊)。
- 另選 8 隊成績最佳的小組第 3 名。
總計 32 隊 進入淘汰賽。
世足晉級規則 – 32 強 /16 強 /8 強 /4 強 / 冠亞賽(淘汰賽制)
淘汰賽採用單敗淘汰制,勝負分明的刺激賽制:
- 階段:32 強 → 16 強 → 8 強 → 4 強 → 冠亞軍賽。
- 比賽規則:
- 90 分鐘法定時間若平手,進入 延長賽(30 分鐘)。
- 延長賽仍平手,進行 PK 大賽(12 碼罰球)。
- 目標: 一場定生死,勝者晉級,直至決出冠軍。
世足規則 – 比賽篇
了解比賽基本規則,才能真正融入世足熱潮。以下是核心內容:
- 比賽時間:90 分鐘(上、下半場各 45 分鐘),中場休息 15 分鐘。
- 結果判定:
- 小組賽:平局各得 1 分。
- 淘汰賽:平局進入延長賽或 PK 大戰。
小提醒:世足運彩只計算 90 分鐘 + 傷停補時,不含延長賽與 PK 結果。
延長賽規則
淘汰賽若無法分勝負,將進入以下階段:
- 延長賽:
- 時間:30 分鐘(上下半場各 15 分鐘)。
- 中間無休息。
- PK 大賽:
- 每隊 5 名球員輪流踢 12 碼罰球。
若仍平手,進入驟死戰,直到一方進球、另一方失誤。
世足裁判牌規則
裁判牌分為兩種:黃牌與紅牌,黃紅牌是對足球場上違反運動精神的行為懲罰,通常是球員的惡意犯規,情節較輕者,給予黃牌警告,較重者則給予紅牌。
收到紅牌警告的球員必須立刻離場,且不能換上替補球員,隊伍需要在少一人的情況進行比賽,效力甚至會延伸到下一場比賽,而單場收到兩張黃牌等同於收到紅牌,球員同樣馬上離場。
裁判給予裁判牌的情況:
黃牌(警告):
- 非運動精神行為。
- 用言語或動作表示異議。
- 口頭警告後仍違規。
- 延誤比賽重新開始。
- 未保持與球的必要距離(角球、自由球等)。
- 未經裁判允許進場或離場。
紅牌(驅逐離場):
- 嚴重犯規。
- 粗魯行為(如吐口水)。
- 故意手球阻止進球機會(守門員除外)。
- 犯規導致對方失去明顯進球機會。
- 使用無禮、侮辱性言語或動作。
- 單場第 2 次黃牌警告(累計紅牌)。
處罰影響:
- 紅牌球員立即離場,隊伍少人作戰,且不得替補。
- 禁賽效力可能延至下一場。
足球罰球規則

球員違規後,比賽將進入罰球階段重新開始,而足球中的罰球分為以下三種:12碼罰球、直接自由球與間接自由球。
比賽中違規後,裁判會判罰以下三種罰球:
- 12 碼罰球(點球):
- 位置:離球門 12 碼的罰球點。
- 規則:除守門員外,其他球員撤至罰球區外。
- 違規情境:
- 故意手球(守門員除外)。
- 抓拉、推撞、跳向對手。
- 身體阻礙對手。
- 踢擊、絆倒、毆打對手。
- 鏟球或爭球。
- 丟擲物品。
- 咬人或吐口水。
- 直接自由球:
- 位置:犯規地點。
- 規則:防守方退至 10 碼外,可組成人牆。
- 違規情境:同 12 碼罰球,但不在對方半場。
- 間接自由球:
- 規則:需傳球一次後才能射門。
- 違規情境:
- 守門員:
- 持球超 6 秒。
- 丟球後未經他人觸球再次用手接球。
- 接隊友故意踢回的球。
- 接隊友擲入場的球。
- 其他球員:
- 危險動作。
- 阻擋對手前進。
- 干擾守門員放球。
- 越位違規。
- 守門員:
越位違例是什麼?
越位違例是對攻方球員的一種限制,如果被判越位違例則守方球員可以獲得一個間接自由球。
越位違例需滿足攻方球員處在「越位位置」與越位位置球員影響比賽兩個條件
攻方球員站在越位位置需同時達到以下三點:
- 在守方的半場
- 比球還靠近球門
- 比守方倒數第 2 位球員還靠近球門
越位位置球員影響比賽判斷依據,有下列三種情形:
- 碰到、接到隊友傳過來的球。
- 影響對方球員,包括:阻擋對方球員視線或移動路線、和對方搶球。
- 因處於越位位置而獲益,如獲得從球門門框、門柱或對方球員身上反彈的球。

VAR 規則
VAR 是「影像輔助裁判」的縮寫,在比賽中透過即時重播與通訊系統協助主裁判控制比賽的助理裁判。
VAR 作為輔助裁判在球場上沒有執法權,是否啟用、最後判決權仍在主裁判的手中,以下 4 種情況發生時才會啟用 VAR:
- 無效進球的嫌疑:有越位嫌疑或進攻者犯規在先,以及球先出界等情況導致進球
- 12碼判罰:決定防守者有否犯規,及犯規位置是否在禁區內
- 直接紅牌:審視犯規者動作的嚴重性
- 辨識犯規球員:糾正及避免裁判認錯球員
世足賽場地
國際賽事的足球場地應為長 100 – 110 公尺,寬 64 – 75 公尺的長方形構成。
足球場較長的兩側稱為邊線,較短的兩側稱為底線,中間由中線分隔兩支球隊的半場。

除了將足球場圍起的邊線與底線外,場內還有許多功能不同的區域:
- 中圈:開球時,足球需靜置在這個區域。
- 角球區:位於足球場4個角落,豎立旗杆,攻方會在此區踢出角球。
- 球門區:守門員若在此區控制球,攻方不可爭奪。球門球也由此區踢出。
- 罰球區:又稱禁區,守門員可以用手碰球的範圍。
- 罰球點:12碼罰球時球放置的位置,又稱12碼點。
- 罰球弧:距罰球點10碼範圍、在罰球區外所畫出的圓弧線。
- 技術區域:俗稱的休息區,教練、球隊職員、替補球員等坐在這個區域觀看球賽。
賽場人員介紹
賽場上跑動的人員,除了比賽的球員外,還有定奪比賽的裁判。
- 球員:世足賽規則採 11 人制,其中 1 人為守門員;其餘 10 人,依戰術分配為數量不等的前鋒、中鋒、後衛。
- 裁判:
- 主審 1 人擁有最終判決權。
- 邊審 2 人主要盯球出界與球員越位。
第四裁判 1 人負責監督技術區域內的教練與球員。
至多還可增加2位助理裁判(通常在球門邊)、影像助理裁判(利用重播錄影畫面協助裁判)等,但主審有最終決定權。
足球換人規則
足球每場比賽換人需遵守以下條件:
- 替補人數:每隊 15 人。
- 換人次數:單場最多 5 次,延長賽再加 1 次。
- 限制:下場球員不得重返。
結語
透過本文,幫助你掌握世足賽基本規則、賽制及2026年世界盃的變革。從比賽時間、罰球、越位到淘汰賽制與換人規則,讓你能輕鬆加入世足討論。
2026 年世足賽將有 48 支球隊參賽,賽事將更激烈。無論是觀賽、下注或與朋友聊足球,都能盡情享受這場全球矚目的賽事!
更多2026世界盃資訊,盡在富遊體育,提供最完整的資訊,幫助球迷更快取得最新情報。